2025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2025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技术交流会于9月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指导,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主办,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大学承办,广东省智慧建造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质量安全协会、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邀请了多位主编CECS技术标准的专家莅临现场做标准宣讲,同时也邀请了多位国内相关专家就工程检测最新技术进展做了精彩报告。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安中心站长江一舟、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安中心副站长田东、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副校长田兴强、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会长田涌、贵州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协会党支部书记王维娜、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肖志红。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理事长、研究员王霓、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科研技术院院长、研究员常乐、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卢云祥、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俭、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主任龙建旭、广东省智慧建造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兵等专家。会议由贵州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刁兆勇主持,来自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贵州省质量安全协会所属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地州质监站相关人员、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大学近5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议程紧凑、内容丰富,会议共计有六位专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信息量巨大,干货满满,代表们认真听讲,会场秩序井然。
首先,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副校长田兴强发表致辞。田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和行业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本次交流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汇聚智慧、分享经验、共谋发展。我们期待与各位专家、企业代表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的高质量发展。随后,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安中心站长江一舟发表致辞。这次会议是在贵州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四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第48个“质量月”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行业技术交流会议,旨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共商行业发展大计、交流前沿技术、分享实践经验、研判发展趋势,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省质量工作部署,践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共同推动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平迈上新台阶。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副校长田兴强发表致欢迎辞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安中心站长江一舟发表致辞
王霓主任为与会代表宣讲《建筑结构可靠性评定标准》。他指出,已有的可靠性评定标准为我国既有建筑物的鉴定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超越和突破的空间。该标准具有开创性的基于可靠指标调整分项系数的评定方法,充分考虑了既有建筑的特点,在保证可靠指标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了调整分项系数的评定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验算分析等工作,为规范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评定提供了有效依据。未来,将有一系列既有建筑的政策法规出台,让既有建筑评定更有效更规范。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理事长王霓主任
常乐院长以《我国房屋体检的产业政策、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作专题分享。他指出,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住宅老旧小区的中高层建筑数量占比,贵州、重庆、广州、四川均超过10%。《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作为数字中国的主要纲领,明确提出夯实双基础(数字基建、数据资源),构筑双体系(信息安全、政策标准)的“2+2+N+3”布局,推进数字住房、数字工程、数字城市、数字村镇等“N大应用”,实现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大服务惠民“三大目标”。聚焦“四好”要求,加强房屋安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理,建设舒适、绿色、智慧、文化好房子,完善相关制度,严控增量,逐步建立城乡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最后,常院长表示希望与各位同仁携手并进,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系统开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为我国工程质量发展与房屋安全管理贡献力量!
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常乐院长
卢云祥副院长以《碳驱焕新:老旧园区零碳改造全周期解决方案》为题作分享。作为贵州省首个“零能耗建筑及零碳园区试点项目”,“4认证+5示范”的改造目标,立志获得零碳园区、碳中和园区、零碳建筑、零能耗建筑4大认证,打造全国首个超50年既有建筑零碳园区示范项目,为老旧园区改造树立绿色标杆。他指出:好房子改造四大标准是安全、舒适、绿色、智慧。通过对既有建筑改造盘活,在提升经济收益同时,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增加建筑面积及使用功能、提升使用品质、提供科研载体,持续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卢云祥副院长
黄俭董事长作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T/CECS1691-2024)》的主编专家,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标准编制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及应用案例。他以江苏盐城检测机构检测报告造假事故为引,强调工程检测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程检测监管是势在必行。2024年住建部提出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好房子的基本保障--工程质量的“试金石”,是衡量工程质量水平的“秤砣”。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全面符合57号部令的要求,打“三假”、治“内卷”,让检测回归价值本源,重点针对整治目前存在的假试样、假试验、假报告以及市场乱象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措施,如:检测报告赋码上“链”、试样标识加“芯”防伪、AI+视频切片保“真”等。该技术标准的实施在打“三假”、治“一乱”,让工程质量检测回归检测价值本源等方面效果显著,实现人工智能+监管,推进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转型,助力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黄俭董事长
龙建旭副主任以科研项目《基于深度学习市政基础设施病害识别及受损评估研究》为题作分享。他指出:从“人力”到“算力”:用自动化采集替代手工,用算法分析替代人眼判断;从“纸间”到“云间”: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在统一的数字模型中流动和增值;从“经验”到“精算”:用计算仿真预测加固效果,AI+实体验证;从“短期”到“全周期”:实现智能技术为建筑物提供低成本、高效的长期健康保障。该项目核心价值在于以智能检测与长效监控技术为核心,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数字化安全动力。面向城市更新,融合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巡检与传感器网络,实现了从精准检测、科学加固到智慧监控的全周期数字化管理,让老旧建筑安全焕新有据可依。针对乡村振兴,团队开发了轻量化、低成本的农房安全检测与监控方案,通过便携式检测设备和云端视觉监测系统,建立起覆盖广、响应快的农房安全防控体系,切实守护乡村人居安全。
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龙建旭副主任
张兵副主任以《AI赋能智能建造:以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领域为例》为题,2025年3月17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布了《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推动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采用智能建造的方式,如:“AI大模型辅助监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检测”、“搬运机器人”等方面。张兵副主任与与会代表分享AI发展历程、机器视觉、大的模型应用及机器人在建筑施工和质量检测业务中的应用。他以智慧监管及检测管理平台为例介绍了工程检测信息化的研究成果;以纹路识别、视频切片为例介绍机器视觉应用成果;以专业知识库问答和质量安全知识库智能问答为例介绍工程大模型构建与应用成果;以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钢筋拉伸强度检测等智能检测机器人应用为例介绍智能检器人在工程质量领域的研成果。
未来,工程质量安全垂类大模型将基于工程质量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预训练,从根本上解决幻觉问题和专业深度问题,全方位提升专业性和使用性能;智能体协作将会出现在日常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时序大模型通过提升时序数据的无损处理、分布异构性处理和非确定性概率预测能力,将显著提升在起重机械、升降机等设备运行监测和异常预警、基坑变形监测和异常预警、试块抗压强度预测等领域的动态决策支持能力。工程大模型赋能检测业务活动全过程,并实现业务多元化及数据资产变现,让工程实现更高品质。
广东省智慧建造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兵副主任
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田涌会长表示,本次会议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六场高质量的主题报告,内容涵盖标准解读、智能建造、病害识别、零碳改造等多个前沿领域。他指出,要坚持“质量第一”原则,质量是根本,创新是动力。工程建设需严格把控各环节质量标准,从原材料到施工工艺都不能松懈。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加快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应用,共同为推动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事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田涌会长总结发言
坚持创新引领,把技术突破作为企业立身之本;坚持应用为王,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检测能力;坚持开放共赢,以协作精神打破技术壁垒。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新质生产力点燃发展引擎,共同书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会员下载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 版权所有 © 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09745号